4月15日,“当代中国影视审美创新与传播发展高峰论坛” 在我校钱塘校区举行,我院承担“新主流影视工业技术与美学研究”分论坛。
分论坛第一场由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电视》执行主编李跃森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教授点评。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电视》执行主编李跃森教授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俊蕾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数字媒介兴起与技术美学拓展研究》,她从奇观化导向下的画面中心主义、作为世界性普遍商品的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化造像技术与类型电影制作的技术规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媒介兴起与技术美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俊蕾教授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赵瑜的发言题目是《算法文化下的电影产业发展》,她认为电影的量化特征及算法的可供性全面地体现在电影行业应用拍摄的三个阶段当中,并结合数据、案例与理论,分析了算法在前期策划阶段、拍摄中期阶段、后期制作阶段当中的作用以及算法文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湖北工业大学数字艺术产业学院动画影视系副系主任王毅萍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当代中国影视审美视域下的声音人才培养路径创新发展探析》,她的发言围绕如何从感知发现声音美、践行创造好声音、表演展示美声音三个层面组织影视声音教学展开。
湖北工业大学数字艺术产业学院动画影视系副系主任王毅萍副教授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陈奕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虚拟制作对电影实时可视化的创作价值》,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探讨了虚拟摄制如何创造全流程可视化的创作体系,以及可视化如何对现有创作体系进行革新与互补。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陈奕副教授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黄也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技术美学谱系:从“摄影机-自来水笔论”到“人工智能-电影论”》,他从电影创作作为技术美学破题,以许煜提出的“宇宙技术”为参照,探讨了从胶片时代、数码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更迭当中的美学嬗变以及对当下的启示。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黄也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袁海涛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数据化生存:算法颠覆、作者身份与基于数据的创意经济》。他从排他性规则的改变与头部大片的崛起,明星效应、监制制度、作者电影的工业美学转向,基于数据的创意经济及其颠覆式作用,创作者与投资方的不匹配等四个维度探讨了创意经济的数字化生成。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袁海涛博士
分论坛第二场由浙江传媒学院科研与创作处处长孙丽园教授主持,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点评。
浙江传媒学院科研与创作处处长孙丽园教授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
刘海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论“人民”:内涵、外延与历史地位的变迁》,他系统梳理了“人民”一词在古今中外的内涵演变:从古汉语的“民萌”不分、到古希腊公民与人民的词源差异、再到近代以来卢梭等人主权在民理论的西学东渐以及“人民”话语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里的失而复现,廓清了“人民美学”研究中“人民”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历史变迁。
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黄钟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当我望向你的时候—私记录片“私”领域与伦理探讨》,他通过丰富的例证分析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对私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伦理问题进行了阐释。
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黄钟军教授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扩张型/收缩型城市的视觉生成及其伦理意涵(2000-2010)》。他从“城市”与“景观“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城市与景观的两种互文关系,并探讨了“扩张型”与“收缩型”两种城市的视觉生成的原因及表现。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副教授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向宇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温暖现实主义与新主流电影的美学创新》。他梳理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变迁,分析了近年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美学创新、“温暖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发展及其内在的张力与矛盾。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向宇教授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周冬莹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科幻大脑游戏的时空创造——以 阿伦・雷乃的<我爱你我爱你>为例》。她结合阿伦·雷乃的《我爱你,我爱你》分析了不受时空约束的思维如何对经验和情感进行重新组合,创造思维的非时序性和空间的拓扑运动。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周冬莹副教授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余思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伦理原型与价值呈现”:当代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女性形象建构》,她提出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研究的性别之维的问题,结合性别研究和工业美学分析当代电影的女性形象建构。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余思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部部长、长江学者、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高度评价了本论坛两场会议与会专家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认为第一场的学者从数字媒介、算法文化、虚拟制作、人工智能等工业技术维度切入,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考;第二场的学者则技术与美学、探索和反思互为映照,视野开阔、角度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