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导演,初露锋芒——华策电影学院15级导演专业胡兆祥在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脱颖而出
2020-09-10 13:53:00    来源:     阅读:

       盛夏西宁,光影随行。第14届FIRST电影市场颁奖礼在西宁刚刚落下帷幕。在今年FIRST创投会中,青年导演胡兆祥执导的电影项目《水东游》从673个创投剧本评审项目中层层突围,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功入围2020年度电影计划项目,并获派华传媒“小行星计划”,由派华传媒提供价值三十万元的非现金类奖项。

 

    
      该长片项目《水东游》除入围FIRST 2020年度电影计划项目外,还入围了HiShorts!厦门短片周创投单元、第五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创投会。
 
      关于《水东游》这部作品的创作缘起,胡兆祥表示,“因为余震,过去记忆与现在产生连接”,他巧妙地用两个时空将故事串联起来,勇敢直面过去和将来,以个体记忆抵抗时代的遗忘,深刻表达对社会、对生命的洞察。这部作品获得FIRST创投会评审团的一致认可,就像评审团的推介语所说的那样,“作者年轻有灵气,能敏锐地抓取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诗意的关联。”
 
      青年导演胡兆祥系华策电影学院15级导演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他的毕业联合创作作品《在别处》成功入围第三届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HiShorts!厦门短片周。在毕业后的短短一年内,凭借着扎实的创作功底,获得FIRST创投会项目评审团的高度认可,无疑给刚刚踏入电影行业的他注入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FIRST青年电影展,是国内一个专注发掘、推广青年电影人及其作品的电影节形态服务平台。自创办伊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形成了以电影节形态介入当下中国青年电影事业,确定其重点发掘电影人处女作及早期作品的发展方向,现已逐步形成竞赛、展映、训练营、创投会、产业场、剧情片实验室、纪录片实验室等品牌生态,旨在为业界提供中国青年电影的多义样本。自2012年以来,许鞍华、姜文、王家卫、娄烨、陈国富、陈可辛等分别担任历届电影节主席,目前已有数百位电影新锐力量在FIRST影展获得电影艺术上的肯定,形成了如范立欣、文牧野、李非等一批批备受关注的青年电影人。FIRST对电影人的意义,尤其是青年电影人来说,犹如乌托邦式一样的精神土壤,它给予的并非只是简单的资金或平台支持,更像是电影路上的一束光,照耀着青年电影人不断前行的路。
 
      在校期间,胡兆祥凭借着毕业作品《在别处》在第三届华策电影学院AI·FILM学院奖展露了自己在编剧、导演方面的才华与锋芒,一举包揽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奖。经过短短一年时间,他一跃登上更大的舞台,不断追逐自己的电影梦。恰逢当前影视行业正处于拐点,电影市场面临着全面洗牌的局势,从以往的粗犷野蛮生长到深耕品质内容,一如胡兆祥导演这样的新生力量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提振电影市场的信心。
 

 
 

  
      在FIRST电影节落下帷幕之后,我们采访了胡兆祥。在这次采访中,他分享了《水东游》的创作筹备历程,以及自己作为一个青年导演的经验。
 
Q: 首先恭喜您的项目入围FIRST创投会并获奖,想请问是什么触发您创作《水东游》这样一个作品?
 
A: 去年年末,我在北京经历了一场地震,事后看新闻报道才知道是78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一场地震余震的时间可以持续几十年,这给我很大震撼。除此之外,《水东游》的剧本是从去年12月开始写的,正好是“前疫情时代”,整个剧本跨越了从“前疫情”到“后疫情”阶段,且是在疫情最严重期间基本完成的。
      从地震到疫情,这两件事情对我这次创作都有所触动。这次的疫情,也会让人的记忆瞬间回到2003年SARS冠状病毒时期。
      我就在想,或许有些时候当我们希望或是不自觉地去遗忘某些记忆的时候,这些记忆会在未来某天的清晨或午后,悄然地再度“回来”。地震和疫情,都给了我创作《水东游》的启发,我想要去记录下来。
      另外则是片子中关注年轻人当下迷茫的精神状态,这与我现在当下的生活处境息息相关。片子中的主人公面对过去记忆的消失,需要找寻一个关于未来的出口和意义,而我也想通过创作本片,完成一种个人对抗虚无的方式。
 
 
Q: 得知您的项目参加过三次创投,这离不开您和您的团队在背后付出的辛苦与努力,您觉得促成这次获奖最重要的原因或因素是什么?
 
A: 总的来说,过程还是充满了各种困难。作为作品的导演,我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更好地传达给别人,并且这是需要耐心的一个漫长过程,它意味着你要一直不停地去跟各种各样的人讲述你的故事,需要不断保持激情。
      黄茂昌老师作为《水东游》的监制及总制片人,他像是这个项目的“总指挥”,主要统筹从项目到市场比较宏观性的内容,如片子的调性及整体思路把控。
      制片人丁宇老师,更多的是在做融资方面的工作,帮助项目去见更多的资方。我对这块其实还挺陌生的,丁宇老师经验非常丰富。
      郭胜老师是河南人,作为《水东游》的制片人,他更多的是在帮助片子在河南地区的顺利拍摄,相当于当地的“外联制片”这个角色。
      对于我自身而言,《水东游》的拍摄比较贴近于我自己的生活和目前的思考。片中的主要人物是年轻人,我也是年轻人,刚好有这样的契机,能够用更好的方式去呈现年轻人的状态。题材方面,我觉得是我目前比较能够去驾驭的。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团队组建。黄茂昌老师、丁宇老师、郭胜老师,他们三位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前辈,很好地弥补了我作为年轻导演的不足,他们给了我信心,在此过程中也给了评委和资方信心,大家减少了对片子完成度的顾虑和担忧吧。
 

Q: 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您的团队在筹备项目过程中有没有产生过分歧?当产生这种情况时您会如何平衡并保持团队持续前进呢?
 
A: 分歧会出现的,不过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某些方面是件好事,有不同思维的冲击和迸发。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你的想法跟团队当中的人沟通,毕竟你是创作这个故事剧本的人,这个其实也是回到第二个问题,如何跟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沟通,如何保持激情。这方面我也还在学习中。
 
 
Q: 我们都知道您刚毕业一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对您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在校期间四年的学习和创作,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吗?
 
A: 我觉得是有关系的。
      大学四年,我花更多时间在集中观影这件事上,希望多培养些对电影的理解及敏锐度,但那个时候是相对迷茫的,我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当导演。直到拍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短片《在别处》(它是我的毕业联合创作),相对深刻地对电影拍摄这件事情有了一定理解,也激起了了我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导演的决心。
      大学四年的学习其实最重要的是知识体系的培养,尽管是有点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基础课程,但是我认为“学院派”和非“学院派”最重要的不同就是,前者可以提供一套很完整的流程规范,这个区别可能在大学四年不太明显,但是在之后的创作中会很清楚地显现出来。
      大学四年中,很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电影思想启蒙,比如视听语言的李骏老师、剧作课周冬莹老师,导演课陈淘老师,包括还有大师班的荒井晴彦老师等等。我在创作时经常会想起他们曾经说过的一些话,用来反思自己。
 
 
Q: 如果目前在校学生想要参加电影节创投,您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A: 在校期间先拍出一部自己能满意的短片就行,慢慢来,不用着急拍长片。如果之后想准备创投,那就先好好写剧本吧。
 
 
      电影路上,我们从来不缺少故事,缺少的是架构故事的方式,我们甚至也不缺少才气,缺少的是那长久的专注和坚持。“慢下来”,向好而生,未来可期。

               

关键词:新人导演,初露锋芒——华策电影学院15级导演专业胡兆祥在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脱颖而出

上一篇:戏曲明星、影视明星、戏剧专家来啦!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展“花落”浙传桐乡校区
下一篇:浙江新闻客户端:历时5个月重现经典剧目!浙传毕业大戏《坩埚》登台杭州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逾桥西路998号
  • 联系电话:0573-89391560(桐乡乌镇校区)
  • 电子邮件:dyxy@cuz.edu.cn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