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陈刚教授:数字媒介生态下中国电影创作的媒介逻辑和影响结构
2023-12-05 14:49:35    来源:华策电影学院     阅读:


1117日,华策电影学院主办的“数字媒介生态下中国电影创作的媒介逻辑和影响结构”的讲座教学楼117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主讲,由华策电影学院教师焦垚楠主持。讲座集中介绍了数字媒介生态与中国电影创作之间媒介互文、影像重构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讲座伊始,陈刚教授以电影《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的营销宣传方式为例,展现了当今国内电影制作团队的一个创作倾向,即更注重分众需求。具体表现为电影宣发团队充分利用依存媒介逻辑而生的社交媒体的作用,以制造社会热点话题、故事、事件为导向,满足观众情感共振的需求。后疫情时代,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大众的观影方式和视听习惯有了诸多改变,人们更注重影像的交互性、参与感和体验感,拥有了更强的碎片化信息整合能力,更乐于享受及时的交流和瞬时的快感。因此,电影的视听风格应紧随时代变化的步伐做出改变,制作上受到社交媒体短视频影像的影响,剪辑节奏和叙事节奏也都有所加快,营销重点与社会痛点深度结合。

  陈刚教授表示,自电影发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作品风格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在全媒体时代,虚拟影像的应用已经成为未来影像制作的必然趋势,将引领行业进入全新阶段。陈刚教授以科幻短片《诞辰》及幕后制作纪录片为例,强调虚拟制片技术和它所引发的制片体系变革已成为全球影视产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动作捕捉、场景合成、实时渲染等技术发成熟,算法电影也初登舞台。在新时代背景下,陈刚教授对学习电影的同学们做出了进一步的指导与建议,他表示,现代电影工业的制作模式与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电影制作流程有了很大不同,电影教育往往滞后于电影发展,未来的电影创作将对同学们在新型科技的了解与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讲到电影创作与科技结合时,陈教授表示,虚拟影像的广泛应用对影像本体论的美学反思也是电影创作者需要了解的。虛拟影像建构的“超真实”世界在最初仍要人们依靠现实世界的感知和心理经验去认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影像逐渐不再依附于客观物质世界而获得自主性。

  对此,陈刚教授希望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当虛拟影像不再需要现实物质世界的摹本,甚至没有真实的指涉,影像与客观现实之间将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安德烈 •巴赞的影像本体论是否会解体?电影还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现实的渐近线”吗?电影到底是什么?他指出游戏化叙事、奇观化影像将不可避免地取代现实关照和人文关怀,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对于虛拟影像的过分迷恋势必会让我们和自己的现实世界渐行渐远。

  在讲座的最后,陈刚教授以问答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对学习电影做出了指导和建议,表达了对同学们未来发展的祝愿与期盼,讲座至此圆满结束!



关键词:陈刚教授 电影创作

上一篇:杭州大学生电影周·名家进校园丨《守岛人》放映与映后交流
下一篇:凝聚奋进力量 强化使命担当——华策电影学院党组织赴国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逾桥西路998号
  • 联系电话:0573-89391560(桐乡乌镇校区)
  • 电子邮件:dyxy@cuz.edu.cn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