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电影美学学术会议“电影与言说”圆满结束!
2023-06-06 10:47:51    来源:华策电影学院     阅读:


527日,“电影与言说”电影美学学术研讨会以腾讯会议方式在线上举行,线下主持会场设于浙江传媒学院行政楼。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教授、华策电影学院院长范志忠教授、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向宇教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姚争副校长和范志忠院长为研讨会致开幕词。北京大学教授兼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部主任陈旭光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应雄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徐枫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王旭锋教授、西安文理学院张晋辉教授、北京人民大学王敦副教授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研讨,并作相关主题发言。会议由周冬莹副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文艺研究》和《电影评介》的学术支持。

回溯世界电影理论话语脉络,影像说话的“道”与“术”一直占据重要的篇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理论家认为言说减损了影像表现力,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史中充满了对于“说”的电影性探索。“说话”并非是反电影性的,我们对于电影性的理解和表现,在于对言语与画面关系的持续性探索中。在电影中,与其抹灭语言,毋宁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是霍华德· 霍克斯(Howard Hawks)、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让-马里·斯特劳布(Jean-Marie Straub)与达尼埃尔·于伊耶(Danièle Huillet)等电影作者的探求,也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甚至在主张“丢掉戏剧和文学的拐杖”的时候就已经在悄然摸索的创作实践,甚至也是1940年代的费穆已然开始的电影探索。文学与语言究竟是视觉陈述的累赘,还是影像创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数字化浪潮狂飙突进的今天,这一经典议题依然充满丰富而广阔的讨论空间。为此,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举办的第三次电影美学会议,将议题聚焦在了“电影与言说”之上,探讨电影中的言说与电影性之间的多维关系。与会专家们从“说”与电影、方言与译制片、言说与思考和表达的关系、言说与创作和探索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第一板块 “说”与电影

陈旭光-电影言说的合--合:艺术综合?媒介融合?话语狂欢?

电影言说的历史在经历了电影艺术的综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之后,走到当下媒介融合、话语狂欢的新时代,在这一历程中,电影言说经历了合—分—合的发展流变。电影言说可分为内部语言(蒙太奇、长镜头、构图)与外部语言(诗歌、戏剧)。电影曾通过外部语言的融合内化衍生成独特的视听样式,以实证综合艺术的身份;如今,在媒介突出的文化环境下,游戏语言、二次元语言、界面语言的强行介入电影,电影在形态上走向拼贴与交杂,形成强调差异、断裂的新“合”势。另外,“诗电影”构成了电影言说的另一种形态。当下诗电影中诗的诵读是对线性叙事的有意中断,形成德勒兹意义上的晶体。以上是一种“分”的体现。戏剧的形式则对电影中的言说形成另一种“合”。近年中国高概念电影制作中的集中化场景、三一律结构的回归,以及“剧本杀”电影的流行,都再次彰显了电影中的戏剧性元素。并且“网生代”观众正通过拼贴和重新组接的方式,摆脱循序渐进的时间流,重塑未来电影的言说接受方法,抵达新的想象力和吸引力消费。电影言说方式革新的研究,是一个充满价值的方向。

 

厉震林-数字时代演员的自我修养

论述从数字时代电影言说的形式更迭出发,着重探讨了演员这一言说的现实载体的训练调整与修养提升问题。他提出,电影进入数字时代以后,对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工种提出不同要求:一是超越性,创作者要比观众“快一拍”;二是新样式,观众审美心理的重大变化需要电影言说方法的重新排列、交互和塑形;三是代入感,重视代入与沉浸体验的审美需求。因此,数字时代演员的自我修养需重视三个问题:首先是身体管理,奇观电影的大景别尤为考验演员的身体表现力、创造力、可塑性以及轻盈感;其次,情感管理,保持生命体验的纯粹和敏感,才能更从容和极致地去理解人物,呈现充沛、准确的表演;第三,想象管理,随着XRARMR等数字技术发展,表演进入虚拟视界之中,需要丰富的想象思维;最后,修养管理,如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ergeyevich Stanislavski)说的“观众来剧院不是来听台词的,是来听潜台词的”,这为演员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演员提升人文综合素质,加强人文学科自我修养,以适宜数字时代影像需求的表演呈现。

  

徐枫-说与示

徐枫提出的“说与示”的标题源于佛学,说即言说,示即指示/示现。如果“说”对位于语言学,“示”则对位于符号学。通常认为语言学是更宽泛的符号学的一种,但也是符号学的一种典范,其他的符号的表意方式,总或多或少地参照着语言。索绪尔对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任意性“”不可论证性“关系的论述,这些都与电影历史中声画关系/电影声音/人声/对白的美学思考和实践有着互文本关系。同时,东方佛学体系中,“名”(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和“色”(四大)的假合关系,能(主体)和所(对象)的双空状况,同样也使语言的言说一次性地成为真相被指示又被遮蔽的方式。因此“无有语言文字”符合非二元化的绝对真相(不二法门)的显现方式,“拈花微笑”的“示现”就是如此。同时在相对真相层面上,言语的意义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必须要求准确性。这在东西方电影中都有非常引人深思的佐证。武则天为《华严经》所做的序言中的话语,“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然而因言显言,方阐大千之义”堪称对这一问题非常完美的总结。

 

应雄-说出沉默: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必要去尊崇 “能够用画面的地方就不要说话”这样一种过于朴素的电影“教义”。电影史上的众多事例,恰恰呈现的是不同的伦理。譬如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他的作品里几乎占一半的是被归为法式黑色电影的一类,在这些影片里主要人物常常是对自己从事的“活儿”熟练有加的职业人(职业枪手、专业警察、职业兑酒师……),导演竭力压低台词出现的频率,只是在无言之中沉静地拍摄他们沉着娴熟地“干活儿”的过程。可是梅尔维尔也有他的另一面,他的第一部剧情片《海之沉默》(1947)其实是一部忠实小说原著、不停地在“说”的电影。这是一部很“文学”的作品,但正是“说”的元素和“文学”的元素的凸显,反倒酝酿出“默片感”和“影像感”。被认为是不够“电影感”的“说”在特定情境下却构成是最“电影”的元素,或者说,电影如何在“最不电影”的时候才发明出自己的“电影感”,本次发表就梅尔维尔的电影实践对相关问题作出了若干分析尝试。

 


第二板块 方言与译制片

王垚-《作为“华语片”的译制片: 译制片配音的媒介问题与文化效果》

本文在对1950年代至今新中国配音译制片生成机制、组织机构、技术背景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考察配音译制的媒介问题和文化效果。

 

张晓月-《 上海话在当代中国故事中的创作表达》

在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题材时,是否使用方言是一项重要的创作选择,这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塑造极为重要。本文以上海方言为例,从近三年来的电影方言现象出发分析新时代的创作选择,并追溯其在当代电影创作中的历史脉络和表现特征。

 

 

第三板块 言说:思考与表述

王敦-Voice vs. Surface:银幕上的发声到底发自何处?》

如果把电影里面的光影与声音分开来讨论,可以分别命名为基于银幕即surface”的幻术,和基于发声即“voice”的幻术。“voice”的不在场性质,造成了电影声音的独特性,导致声音学家米歇尔.希翁所描述的电影影像与声音的“捉迷藏”游戏。

 

袁海涛-大声的思考:内心独白的类型与电影化研究

该研究从德瑞克·贾曼在《蓝色》(1993)出发探讨了影像优先原则的问题,此外又通过对马雅可夫斯基《小姐与流氓》(1918)对默片表演的呈现,探讨了独白的定义、类型与电影化等问题,区分了自白(soliloquy)与独白(monologue)的差异;独白的呈现形式与功能;默片时代的独白呈现等。此外也通过米歇尔.西翁对共振、共同呈现原则和联觉反应的关系,阐释了独白在电影化过程中的运用。


张晋辉-《延伸与拓展:电影中的非叙境声音》

电影中的声音表现有叙事性和表现性之分,也有写实和写意的区别。叙事性的声音推动影片故事发展,塑造角色的性格;写意性声音不在影片的故事线中,没有剧情的规定性和现实逻辑限制,通常是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和匠心独运的设计。写意性声音是非叙境的,但能够延伸创意和角色的情绪,还能有效拓展故事之外的情境效果和画面意涵,进而影响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观众的感受。非叙境声音通常是创作者情感抒发和意境营造的体现。

 

 

第四板块  言说:创作与探索

潘志琪-《谈纪录片创作的语言与话语》

语言不仅是纪录片叙事的手段,语言的使用形式,也显现了纪录片不同的制作机制和理念。在格里尔逊模式的创作理念中,语言作为“上帝之音”的解说,强调的是宣传与教化的功能。而之于现实题材的独立纪录片创作中,语言往往可以转换为一种创作话语,其改变的不仅是创作者与被摄者的权利关系,也重新构建了作品的叙事与表达。

 

王旭锋-《电影言说在故事建构中的价值研究》

早期有声电影对电影画面的限制以及对白的滥用,造成了电影美学上的倒退。结合电影导演大师们的声音观念及其作品实践,比较语言声音的反影像及放大影像效果两种对立观点,并对《大独裁者》《神女》两部作品进行个案研究。在当代电影中语言声音展现出了无可替代的、强大的个性化的力量。凡是基于人物性格的、基于故事发展需要的语言声音,就能够做到跟影片有机结合,成为电影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黄也-《台词如何成为“画面”:从约翰·卡萨维茨到滨口龙介的创作方法》

本发表以电影与语言、画面与台词之间复杂且矛盾的关系为问题意识,以滨口龙介对于卡萨维茨作品的电影评论为例,论证了台词与画面,并非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补充性说明与附庸,而是台词如何成为画面,画面如何改变台词的动态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颠覆一种主客体分明的二元论的美学价值与意义。

 

余思-《电影声画对位的多重审美功能:感官转化、时间延展与心理共振》

结合具体影片分析了“声画分离”如何使得观众听觉从视觉辅助感官转化,“声画并行”如何扩充故事时空并增加画面信息量,“声画对立”如何更加强烈地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论证了《关于有声电影宣言》一文中特别指出,“只有将声音同蒙太奇的视觉片段加以对位使用 , 才能为蒙太奇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新的可能性。”

 

本次会议是华策电影学院电影美学研究所举办的第三届电影美学会议。该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注重电影本体研究、聚焦视听元素与形式风格的考察,积极实践教学相长,学研并进,既逐步增强学院整体科研氛围和理论实力,又切实衔接华策电影学院创作主导型人才培养方案,拉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认知维度,拓展影史视野与理论面向,夯实影像读解与感知基础,从而进一步实现理论基础与创作实践的有机交融,全面、多维、专业地提升学生影像能力,实现电影人才培养的前沿性、现代化和科学性。

会议结尾,会议现场同学和线上同学向与会专家提出了诸多专业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职业发展等等,徐枫、应雄、王敦、潘志琪等学者予以了热情周详的回答。该会议为推动华策电影学院的专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美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电影美学

上一篇:主题教育进行时|青马班红色之旅:记参加第三届九斤电影节论坛活动
下一篇:光影璀璨,万帧锋芒!第六届AI·FILM华策电影学院学院奖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逾桥西路998号
  • 联系电话:0573-89391560(桐乡乌镇校区)
  • 电子邮件:dyxy@cuz.edu.cn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